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

在人类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,结合成伴侣关系不仅仅是一种规范,而是一种必需。在可靠的避孕措施出现之前,女性无法控制自己的生育能力,而且大多数女性都太穷,无法独自抚养孩子。因此,才有了这个延续了几个世纪的传统:悲剧或传奇以死亡告终,而喜剧则以婚姻收场。

因此,婚姻——事实上,是任何形式的伴侣关系——被抛弃的速度之快令人震惊。在整个富裕世界,单身人数都在上升。在美国,25-34岁的年轻人中,没有配偶或伴侣的比例在五十年里翻了一番,男性达到50%,女性达到41%。自2010年以来,独居人口的比例在30个富裕国家中有26个国家有所上升。《经济学人》计算得出,如果结合率仍像2017年那样高,那么今天世界上至少会少1亿单身人士。一场严重的伴侣关系衰退正在发生。

对一些人来说,这是社会和道德衰败的证据。正如我们报道的那样,许多“生育主义”运动的支持者认为,年轻人不愿安定下来和生育后代,会威胁到西方文明的终结。对另一些人来说,这是令人钦佩的自立自强的体现。《Vogue》杂志最近表示,对于酷、有抱负的年轻女性来说,拥有男朋友不仅是不必要的,而且是“令人尴尬的”。

事实上,单身潮的兴起并非完全是好事,也并非完全是坏事。在异性恋者中(关于他们的研究最多),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某种明显良性的结果:随着女性在职场中所面临的障碍减少,她们的选择也随之增加。她们比过去更有能力选择独居,并且这样做所面临的社会污名也更少。她们经济上越能自给自足,就越不可能忍受不合格或虐待性的伴侣。这种转变使无数女性摆脱了糟糕的关系,并迫使许多男性如果想维持关系,就必须更好地对待伴侣。

然而,它也带来了令人不快的连锁反应。单身生活可能很自由,但也可能很孤独。许多单身人士表示他们很乐意保持单身,尤其是女性。但各国调查显示,60-73%的人更愿意建立恋爱关系。2019年在美国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发现,虽然50%的单身人士并没有积极寻找伴侣,但只有27%的人表示这是因为他们享受单身。许多人已经放弃了,要么是因为他们对找到伴侣感到绝望,要么是因为他们看不上现在的伴侣。

不再是被普遍认可的真理
如果很多人想成双成对,但却没有,那么恋爱“市场”一定出了问题。一个问题是,广泛存在的选择性堕胎导致亚洲部分地区女性短缺和男性过剩,幸运的是,这个问题正在迅速减少。但专家们看到了许多其他障碍。

一些人认为,社交媒体和约会软件助长了不切实际的期望(其他人的恋爱关系在Instagram上看起来很棒)和过度的挑剔(据报道,Bumble上的大多数女性坚持男性必须身高六英尺,从而过滤掉85%的潜在匹配对象)。另一个问题是年轻男性和女性之间日益增长的政治鸿沟,前者倾向于右翼,后者则更倾向于左翼。许多单身人士坚持认为,任何伴侣都必须符合相同的党派标准,这使得匹配更加困难。

其他专家则指出,人们花费更多时间盯着屏幕,导致社交技能下降。与二十年前相比,所有年龄段的美国人面对面社交的次数都减少了,但年轻人中这种下降尤其明显。社交媒体传播着女性外出可能会遭受袭击的恐惧;以及男性如果约会失败,将会受到网络羞辱的担忧。

也许最重要的因素是,随着独居变得越来越容易,女性的标准也越来越高。对许多人来说,平庸的伴侣不再比单身更好。女性比男性更倾向于要求伴侣受过良好教育且经济状况良好。越来越多的男性未能达到这个不断提高的标准,因为他们在教育方面落后于女性,并且那些不太喜欢读书的人在就业市场上步履维艰。没有大学学历且收入较低的男性很难吸引伴侣;如果他们不分担家务,或者在频繁被拒绝后开始厌恶女性,情况就更加糟糕了,这在网络“男性圈”中是一种常见的恶习。

这些问题中的一些可能会自我纠正。一个显而易见的想法是,男性应该成熟起来,多做一些家务,表现得更负责任,从而使自己成为更理想的伴侣。文化规范可能会阻碍这种转变。但是,避免终身孤独和独身的可能性肯定会成为男性改变的强大动力。多年来,许多国家一直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,清洁、烹饪和照顾孩子等工作在男性和女性之间分配得更加均匀。

然而,即使在像北欧国家这样开明的地方,单身趋势也没有减弱的迹象。在芬兰和瑞典,大约三分之一的成年人独自生活。至少,这种转变可能会加剧全球生育率已经大幅下降的趋势,因为单亲抚养子女很困难,而且在许多地区,反对单亲抚养子女的文化禁忌仍然很强烈。由于年轻的单身男性更容易犯暴力罪行,一个较少有伴侣的世界可能会更加危险。

关系衰退也可能无法自行纠正。令人震惊的是,有7%的年轻单身人士表示,他们会考虑与人工智能伴侣进行“机器人恋爱”,而且这些恋爱机器人只会变得越来越复杂。毕竟,人工智能是耐心的;人工智能是友善的;它不会要求你打扫浴室或找一份更好的工作。

许多人可能会担心,一个夫妻和孩子越来越少的世界会更加悲伤和原子化。然而,哀叹这种前景并不能避免它。而且,政府不应否决普通民众的偏好——尽管他们当然应该努力解决男性在学校表现不佳的问题。单身人士越来越多的未来正在到来。从建筑公司到税务部门,每个人最好做好准备。■

点赞(0) 打赏

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

评论功能已关闭
立即
投稿

微信公众账号

微信扫一扫加关注

返回
顶部